工程無法保護的雙心石滬 (地方/澎湖縣)文/劉正輝
七美雙心石滬為海島居民為從事近海漁業之捕撈活動,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性產業模式,展現人類面對自然環境之在地智慧與生活巧思,同時,雙心石滬亦因獨特性之心形外觀,成為當地政府與旅遊產業之重要資源及認同象徵。
澎湖縣政府於2006年10月,將七美雙心石滬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不過,雙心石滬受到自然資源枯竭與產業型態改變等影響,原本既存之漁業功能,已經幾近消失,原本石滬的建造者及其後人,亦不再關心石滬的存續。七美鄉公所擔心雙心石滬就此消失,規劃委託廠商進行修復,然而,許多澎湖的在地專家對於採取一次性之工程發包來進行石滬修復的構想,抱持質疑的態度。
近日以來,七美鄉公所受到工程一再流標的影響,另外提出希望改以興建海堤的方式,降低海浪對於石滬衝擊的構想。不過,這麼一來,卻又引發工程是否將對文化景觀所強調之持續性人地互動,造成負面影響與破壞等疑慮,似乎也很難獲得支持。
因此,若要落實保護雙心石滬的終極目標,恐怕重建一個常態性的巡滬與養護機制,才是當務之急。不過,當魚獲不再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原本基於生計需求,無論春夏秋冬,冷暖晴雨皆天天執行的巡滬工作,有沒有可能為了保護七美重要的文化資源,至少維持每個月執行1次呢?
如果經費沒有問題,接下來的課題就是:誰來執行巡滬工作?
或許可由最在意雙心石滬的七美鄉公所及其相關人員,以及「半鼓勵」、「半強迫」旅遊業者來共同發動及參與-有了人力資源,再找來懂得建造石滬及維護石滬的專家來協助,並結合課堂研習與實務操作之交叉運用,將可逐步達到傳遞在地知識、延續傳統技藝,同時,亦能維繫七美旅遊與在地意象之雙重目標。如果成效良好,還可將諸此工作與學校教育、社區營造,乃至生態旅遊等相互結合,建構一個可持續性之長程運作模式。
此外,澎湖縣政府刻正規劃將全縣558口石滬,以「石滬群」的概念,進行文化景觀之整合登錄-澎湖縣政府的努力值得鼓勵,不過,必須提醒的是,光是七美雙心石滬,就要動用如此龐大的人力及物力,方能達成動態性的保護目標。因此,相關工作之初始推動階段,應避免落入過往文化資產較偏重於財產「所有權」的傳統思維,而應重新思考澎湖石滬對於澎湖縣政府與澎湖在地居民、旅外鄉親,乃至外來移民、旅遊業者及遊客等,所能引發與觸動之意義及價值,進而於此基礎條件,鼓勵更多澎湖人與非澎湖人,一起來關心及投入,同時,亦針對不同石滬之條件與特色,包括地域分佈、閒置或使用、保存維護現況、在地社群支持程度等,提出整體性之執行架構,以及階段性與差異化之推動機制,或許這才是維繫諸如石滬等重要海洋文化景觀的可行策略。
參考資料
聯合新聞網「558口澎湖石滬 列文化景觀保存」(記者:肇瑩如,日期:2007.11.8)http://udn.com/NEWS/TRAVEL/TRA1/4088163.shtml
聯合新聞網「七美雙心石滬 八度流標快坍塌」(記者:肇瑩如,日期:2007.11.15)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4097204.shtml
[2007/12/21]
BY 玉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